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所以什麼都去學,為了經營電商或接案,我學各種技能,也買了很多的課程,像是:
- Facebook, Google ads
- 品牌心法
- 社群經營
- 文案寫作
- 商業思維
我相信有許多人,應該都跟我一樣,被多到數不完的資訊給淹沒
為了快速賺錢,我參考了經典商業書中的專業建議,就是專攻「利基」市場
從產業分工切分小市場
比如說:
品牌諮詢,高級人才創業才拿得到這種案子(不屬於我)
再縮小一點,變成行銷公司,提供策略給客戶,有預算的公司不多,業務能力強的可能可以有點機會。
最後就會演變成,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適合⋯⋯ 勞務輸出,像是:
KOL媒合、廣告投放、文案寫作、廣告素材、SEO,典型利基中的利基,所謂的「小案子」
會遇到什麼狀況?
如果你跟我一樣往這個方向走,非常容易會走入創業「死亡迴旋」,多數人會把時間投入在:
- 不斷調整市場跟找客戶
- 學習新技能 (技能 +1)
- 沒有利潤或資源放大公司(變成系統)
第一、第三點蠻致命的,因為會大量消耗時間成本及精神成本。你會得越多,客戶不見得會付給你越多,在說你的時間也很有限。
我自己的經驗是,有些市場真的是小到你吃不飽,最後累死自己,我的電商就是,做了幾千萬,但也就那個死樣子。在舉例:
品牌商品的定位也適用這種邏輯,傳統商學院教的市場定位,相當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常見烘焙創業中,貝果是麵包烘焙的利基市場,蛋糕、喜餅、手工餅乾都是,許多行銷顧問,會告訴你,要努力先變成小眾的第一名
以前,我也頗買單這種說法的
許多商業理論或行銷觀念,其實很像政治討論,主流觀點跟意識形態大幅的影響大家的思維模型,然後影響到你看到的世界。
我想挑戰一個新觀點:
個人品牌不用過度定位
把所有生活經驗或想法 努力 #商品化
就無所謂細分市場或者定位問題了
.
從這個角度切入
電商人更該經營 #個人品牌,來展現自己! 共勉
如果你有在經營 IG 或 FB, 甚至 TikTok 歡迎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