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路上賣吃的要注意什麼?白手起家經驗談
地方美食、手工烘焙製品是許多人專長,透過網路或社群,已經有許多人創業成功的案例,特別是台灣人創業偏好餐飲創業。透過網路試賣、找到你的第一批客人是最佳選擇。開店必讀點我:網路生意很難嗎? 但因為都是透過螢幕介紹商品,所以視覺呈現上要的「眉角」也就不同,我寫下幾點要注意的、甚至是必須考慮到的成本。 食品業是良心事業 「我需要考取證照或取得檢驗嗎?」 民以食為天,但法規卻是我最常被問到的一題,有心想要創業的人,都把法規想得很複雜。先讓我假設,本文讀者都是想要「透過網路銷售自家商品、配方的人」,但你仔細想想,你去買路邊攤買雞排,再購買前你先問過店家:「你有炸雞排執照嗎?」 大多數人都不會吧?重點是價格多少、好不好吃?取餐方不方便? 所以我說,法規或網路知識,都不該是阻礙你創業的門檻。不是說法規不重要,而是有更重要的事! 也因為食品好入門,許多人半路殺出,卻不代表人人能做得好、做的久。而如果想要從網路開啟創造品牌,先思考獨特配方是什麼?製作方法或流程可以擴大應付爆量的訂單嗎?原物料知識是否可以確保品質與安全呢? 如何銷售?怎麼找客人? 如何挑選合適的銷售管道,是本文的第一個重要難題。 多數人都會先想到Facebook粉專,但卻忘了自己沒有行銷的能力、甚至沒有廣告預算,以為開個粉專就會有客人上門。花費了許多時間經營、發文,卻換來少得可憐的訂單。 電商平台或獨立官網,這也是多數人常會想到的方式。不錯,但還不夠好。 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地方社團、菜市場、原有店面、網路PO文去發試吃,試吃 自產還是代工? 你已有實體店面還是你是品牌需要商品呢? 無論打算自產或是委託代工,都有很深的學問要學,找代工相對不複雜(但也不簡單),可以讓你專心經營品牌、心思全部放在銷售上。 如果是自產的話,這塊我比較不熟,但有許多作業規範,像是「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最後有補充資料)的功課要做,可以確定的是,自產相對資本支出較高,要準備比要多的資金。 自產跟代工是兩條不一樣的路線,所有人可以思考一下「你要當速食店老闆,還是要當炸薯條高手?」畢竟,很會做菜的主廚跟很會賺錢的餐廳老闆是很不同的。 怎麼找代工廠? 一定要先去逛過食品展,食品業的上下游全部都會集合再一起。從原物料、專業包材、大型機台、各種品類,都會一次出現在食品展中。 找代工廠的好處是,專業問題專業解決。如前面所說,你能在自家廚房一天50、100份的製作,這樣也能賣,但是難保品質跟安全。 壞處是,代工廠才是懂的量產方法的專家,你的有些要求可能不盡人願,且也得下單一定的基本量,對方才會理你。 營養成分標示 這邊主要有兩點,就是成分的標示,必須依照含量多寡排序, 另外就是,八大營養素的標示,大部分的單位皆為公克,只有納含量的單位為毫克,因此在換算標示的時候,鈉含量的標示是不可以有小數點的。例如:碳水化合物10.7公克,鈉20毫克,小數點下第一位四捨五入換算。 營養標示一定要包含⋯⋯ 營養成分計算 訪間有許多軟體可以計算,你可以按照實際配方用量,去做計算。當然你也可以找專業的檢測公司,做專業的測量。 關於警語 (1)冷凍冷藏產品:額外在包裝上標示「需冷藏」、「 需冷凍」等字樣,「即食食品」或「非即食食品需要加熱」等,也需要提示正確的加熱方式,這些原則都需要明確的標示,避免有誤食的風險存在。 (2)基因改造食品、過敏原標示:堅果、花生、小麥等過敏原資訊,業者應該主動標示。 製造日期的標示方式 這點就是我的切身之痛了。 當初拼命地將商品往實體通路丟,有一項產品是禮盒包裝,當時我們還沒有購置熱壓日期的機器,製造日期是打標貼紙黏貼在商品上,包裝盒外面,是沒有標示有效/製造日期的,當初誠品書店的採購也沒注意到這件事,也是讓我們上架了。 再來就是,標示的貼紙不得以黏貼的方式,或者應該說,不能用打標機單獨呈現。另有一說是,來回用手搓十次,該標示日期的資訊是不能脫落或者消失的,若有的話,是很有可能直接開罰的。因為我被罰過,一個品項三萬台幣,我被開了兩個品項,虧死⋯⋯。低毛利的食品,想想要賣多少個禮盒才能賺到六萬啊! 營養標籤怎麼印刷?會很貴嗎? 不會,台灣是製造業很強的國家,營養標籤貼紙取得的成本很低,委託專業設計師就能搞定了,數量也不用多,材料成本落在千元能完成。 包裝貼紙的設計,會決定你的品牌方向、銷售方式,如果有需要可以聯繫我。 不得宣稱療效 這點所有廠商的痛吧,東方人講究食療,在行銷上訴諸健康資訊、特定益處的手法很常見。但政府規定是不得宣稱療效的,認定上有些主觀成分,只能保佑自己不要被相關單位盯上,目前查詢已知排便順暢、補腎、潤肺、化瘀,等字眼都是不得使用的唷。 非登不可:食品業者登錄 政府為了集中管理食品相關上下游行業的業者,所成立的平台,要求所有業者都必須自主登錄該系統,登錄的方式可以是負責人的自然人憑證或是公司工商憑證。 就算是很小的的工作室型態,就是常見的家裡廚房製造、然後網路販售,也要去登記成「食品製造業」,等到真的有規模化後,再去登記成食品工廠,當然工廠的法規就會嚴苛很多。 SGS認證是必要的嗎? 這題最常被人問到:「賣吃的需要申請保險與認證嗎?」 如果是網路創業的話,SGS 認證並非是最急迫的事情!通常會要求這類文件的多為『大通路』,端看合作對象的大小。 自主檢驗、投保是對自己與消費者的基本保障 Randy推薦先幫自己的產品投保吧!產品責任險已經是業界的基本款了,年費大約一年4000塊,也是對客人一個最基本的保障。 而SGS認證則比較破費,價格很硬一次檢測費用是6000,更可怕的是不同口味或品項就要另外花錢認證,而且效期只有一年。這項費用是我撐到不能再撐,很想合作的通路有要求,我才配合去檢驗的。大家可以自行斟酌什麼時候要去驗。 回收廢棄物申報 金額通常不多,如果包裝或者盛裝產品的容器為玻璃或著塑膠罐,與該生產的公司購買時,生產廠商會隨發票附上申報資料給你,使用容器的業者必須到基管會申報並繳交一定費用的規費。 不同的容器會有不同的規費,金額通常不多,建議都是按時申報,不然到時候被查到追繳,甚至罰款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