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在家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是一種注重仁慈、信任和連結的育兒技巧。這就是為什麼它可能是教導孩子辨別是非的理想方式。

這篇適合誰?撰寫的方法與風格

主要是和家長,以及部分的教育者。切入角度來自國內外的資料檢索、正向教養認證講師帶班經驗;撰寫的風格是佐以一個父親角色的體會。

新時代家長該懂的教養基礎

正向教養是一種基於尊重與信任的育兒技巧,包含了尊重、傾聽、獎勵良好行為,提醒孩子我們是愛他們,同時教他們辨別是非。這些平權行為讓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愛,這反過來又鼓勵未來的正向行為,形成一種正循環。

如果你經常透過大喊、啐唸、說教或取消權利,來應對一些孩子的不良行為,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能有效地讓你重新發掘或思考自己的教養風格應該是怎麼樣的?

「當孩子們恐懼或害怕的感受時,什麼也都學不會!」

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的作者 家庭和兒童諮詢師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守規矩?

是因為恐懼嗎?

有很多人會說自己的孩子很乖很聽話,自發性的遵守要求或規定,並以為傲。

但沒有探究其中的原因是,孩子真的理解是非對錯?還是單純出自於過去的不好經驗,例如:

沒收玩具會被爸爸打 –> 所以收玩具,但是找到機會就要偷懶
害怕沒有唸書而被嗎嗎責罵 –> 勉強坐在桌上消極應付

孩子之所以遵守規定,來自於身體的記憶。

因為他曾經因為做過(或不做)而有過「不好的體驗」,這些會隨著年齡增長、環境變化而讓教養問題變得複雜、導致更多的親子衝突。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傷痛會忘記,但身體會記得」

孩子許多心中留下的陰影,會對於未來人格發展會有深刻、深遠的影響。同樣的,如果生活互動中的一些溝通方式,讓孩子能夠產生好的感受,透過一些技巧引導孩子去養成好的習慣、健全心中的安全感,自然而然,教養就會愈來愈順。

學習教養如同開車,很多人都會開車,但卻不一定開得平穩、開的安全,有時候也會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干擾,但是有那麼一個準則是可以依循的,那就是「正向教養」

什麼是正向教養?

起源於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的學生 Jane Nelsen、Lynn Lott  1980 年代一起寫的正向教養書籍,歷經了 40 年後歷久不衰,反而愈來愈紅,這個心理學模型不只適用於兒童發展,甚至在商業管理、日常人際管理也很有幫助,最終發展成一個育兒學派。

不打不成器?

許多人還停留在「不打不成器」「教你是為了你好」的這種教養方法。

責罵或體罰往往短期有效,但通常不持久,且常常會引發更多副作用,像是恐懼、不信任、甚至自卑。

正向教養旨在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方向,它讓父母將管教視為一種教導是非的教育工具。

「如果你讓你的孩子做主,隨著你的孩子長大,風險會更高,這會困擾你。

我們認為有效的管教有三個主要環節訂定計畫、設限制、堅持到底。

正向教養的終極目標


透過正向教養教育「情感生活技能」,為尊重的人際關係創建一個和平的世界。1

To create a peaceful world by teaching Positive Discipline social emotional life skills for respectful relationships.

正向教養的好處

根據正向教養協會提供的 5 個標準2(Criteria)

  1. 正向教養是善良且堅定的教導 (Strong and Kind)
  2. 正向教養幫助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意義,並且與他人連結 (Is mutually respectful and encouraging.)
  3. 正向教養長期有效 (Is effective long–term)
  4. 正向教養教授寶貴的社交和生活技能,以培養良好的品格 (social and life skills)
  5. 正向教養讓孩子們發現自己的能力,並用建設性的方式發現自己的能力

「當我們羞辱自己或他人時,大腦中與學習新行為有關的部分就會關閉,」夏皮羅博士說。

「羞恥和自我評判會剝奪大腦改變所需的能量,因此我們希望孩子改變的行為就會陷入困境。

如果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就用責罵或羞辱,他們就更有可能再次發脾氣,當人在互相不理解的時候,衝突跟矛盾只會越來越深

正向教養的常見迷思或誤解

迷思一:正向教養就是不能生氣?

當談到正向教養時,重要的是要明白它並不是說父母絕對不可以生氣。正向教養強調如何有效地處理情緒並建立積極的親子互動。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接受情緒是正常的,包括生氣、沮喪或焦慮。正向教養鼓勵父母將情緒教育納入育兒過程中,幫助孩子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父母也要成為情緒管理的榜樣。當父母感到生氣或情緒激動時,正向教養建議暫時遠離情境,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與孩子進行建設性的對話。最重要的是,正向教養教導我們以積極、尊重和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情緒,並學習如何解決衝突,這樣我們可以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迷思二:愛的教育就是正向教養?

在學術上沒有所謂愛的教育,這是一個過度簡化、媒體創造出來的名詞。

正向教養不是無條件的溺愛,相反的她有系統性讓家長去認識自己的教養風格、管教方法。

在這個基礎之下,發展出了多個重要原則包括尊重、信任、鼓勵和溝通,親子關係會更容易的發展與建立;正向教養有效地幫助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內在)需求和感受。

迷思三:為什麼推崇不讚美?

正向教養並不是不讚美孩子,而是強調要以積極和有意義的方式讚美孩子,以鼓勵他們的積極行為和努力。這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自尊心和內在動機,而不僅僅是為了外在的獎勵或讚美。

如何開始?要掌握哪些技巧?

將積極的紀律方法融入生活可能比較容易說而難做。但是,只要具備正確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一些積極的紀律策略的示例包括:

  1. 重新引導
  2. 持續強化你期望的行為
  3. 積極暫停
  4. 簡短的提醒
  5. 選擇忽略某些行為

實際執行時會遇到挑戰

情緒管理困難

當孩子的行為挑戰父母的情緒時,父母可能難以保持冷靜和理性。情緒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技能,但有時可能需要額外的支持和訓練。

紀律與一致性

你本身是很自律的人嗎?

Randy 跟 Lulu 都不是,甚至露露會稱自己是軟爛媽咪,只是在努力正向。

正向教養的原文 “Positive discipline” 。

Positive 好理解,discipline 翻成教養就有點失真了,因為不只是養育,更是「管教」,有效的提升紀律與習慣。3

同時紀律不只是個人,也包含了夫妻倆自身的觀念一致,管教不是來自於言語,而是來自與父母的模範(Parent’s role)

收到許多學員反饋常常是媽媽一套、爸爸一套,更別提去學校或者祖父母家的改變了,我們很難決定外界的環境,但至少要努力做到父母的一致與穩定。

時間管理和壓力

如果前述兩關大魔王你都擺平了,我覺得這關更是相當不容易。

身為父母一定常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間接地導致壓力增加,尤其身處台灣高壓、高工時的經濟環境下,許多人就面臨到工作和家庭責任之間的平衡。

我認為這個因素,是多數人會影響教養時的情緒管控,正向教養落實程度的關鍵原因。

正向教養是最樸實的教育方法

育兒學派提倡者核心理念主要差異
正向教養Jane Nelsen與孩子建立共情和理解的關係,無打罵,尋求長期教育方法強調共情與長期的問題解決技巧
蒙特梭利育兒法Maria Montessori自主學習,提供自由選擇環境,發展獨立和責任強調獨立的學習與環境
華德福育兒法Rudolf Steiner全人發展,避免早期電子產品和學術壓力強調身心靈發展

正向教養的機構與資源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

POSITIVE DISCIPLINE ASSOCIATION, 簡稱PDA。

該協會是成立於 2004 年的一個非營利組織,也是全球唯一監督正面教養訓練和認證的認證機構,有效的監督了這個認證體系並為此背書。

確保所有的符合認證的候選人(教養導師、家長講師、老師講師)的品質,為協會認證的三個工作者,能透過培訓、指導、活動帶領達到最高標準,該協會也提供了多種國家、語言及線上的培訓方案。

Jane Nelsen 的官方網站

正向教養是由 簡・尼爾森 Jane Nelsen 博士所提倡跟主導的,他本人自己也有官網,並且有相關資源可以下載、操作(英文版) |官網連結點我

AACAA

全名為「中華亞洲阿德勒心理諮商暨應用協會」,主要是傳承阿德勒心理諮商及其應用,像是正向教養、鼓勵諮詢相關之教育傳承。 |官網連結點我



同時,也是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的在台的發證單位

如果你想要報名教養活動,除了我們開設的活動,你也可以報名該機構的家長班,Randy & Lulu 跟 AACAA 的正向教養體驗活動,兩個單位所使用的教材與活動內容,皆來自美國正向教養協會(PDA) ,並無差異

Randy & Lulu 的活動資訊來可以先透過此頁面訂閱

更多外文資源

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 (NASAP):使命是「促進和促進阿德勒心理學的研究、知識、培訓和應用」。美國正向教養協會是 NASAP 的附屬機構。

阿德勒專業心理學院(芝加哥)是一所專注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機構,強調「教育和培訓旨在讓學生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實踐者,在學習過程和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參與社區並促進社會正義。」

CASEL:推廣社會情緒教育(SEL) 的非營利組織;使命是設想所有兒童和成人都是有自我意識、有愛心、有責任感、積極參與的終身學習者,他們共同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創造一個更包容、公正的世界。

註:SEL 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不只適用於孩童,也適用於成人。

參考資料與註腳

  1. About Positive Discipline | Dr. Jane Nelsen ↩︎
  2. About Positive Discipline | by Dr. Jane Nelsen: 正宗的正向教養協會 ↩︎
  3. 註解:Positive Discipline 在中國大陸地區翻譯成「正面管教」也頗為貼切 ↩︎

免費活動
正向教養體驗活動

訂閱免費的親職活動、講座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