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方向調整與經營反思:老闆該有的「個人品牌」思維

本文是內部溝通信修改後發佈的文章,大意是在溝通「零售」「接案」兩種生意的利潤結構之不同,而我想要投入時間發展個人品牌。

為什麼我要發展個人品牌?出發點當然是為了個人,卻也不只是個人,主要目的是控制利潤比例與經營風險。

當個人品牌也成為公司資產

創業初期,我們創辦人之間的共識,是公司不要接案的,認為這樣會影響公司的成長。現在卻反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在不影響成長的前提下還能幫助公司成長?甚至是有助於公司的成長呢?

首先,我從個人角度出發分析到公司。

假設目標淨利兩百萬,淨利潤10%反推,公司年營收至少需要2000萬,才可達成淨利兩百萬的目標。但不能光從營收考量,同時要考慮風險利潤結構,但現實的另一個問題是,公司業績成長是否有天花板呢?

固定成本的風險

創辦人三人加上兩位非核心業務的幫手,若再加上實習生就是共六位,網路銷售外人看起來好像只要在電腦前面動滑鼠,其實也很吃人力,這兩年我們一直維持低成本營運,不輕易擴編的發展模式,真的人力有需要,找外部自由接案者、工作室幫忙。

既要維持品牌成長、也不增加固定人手,在發展中真的是很痛苦,我們得想盡辦法擠出更多的開發資源、行銷能量,常常都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

試想,每當營收成長100%、客服量也成長20%,而整段出貨流程的出錯率也跟著增加。

我們成功達成了月營收200萬(最旺季),但那個月品質很不好,姑且不論出貨品質,團隊大家精神壓力都很大,而我要問「公司業績成長是否有天花板呢?」,若從賺大錢出發,業績是否能無止盡的增長到2000萬、3000萬,且不增加風險與降低利潤?

當前外在環境廣告費用高漲、品牌仍不夠茁壯,業績需要靠廣告養,所以我認同不融資、不擴張的做法,也認同穩健的收入比漂亮的營收更實在。

我當然是不太能接受這樣的經營觀念,畢竟對於創業,我有三大原則:「擴大支出」、「保留利潤」、「尋找夥伴」,沒有支出幾乎就是等同是等死,只是在花錢與存資金兩者間的掌控,考驗的是經營智慧。

而人事成本是固定成本,當新成員加入馬上考驗管理與整合能力,整合不佳不但要花時間溝通,也拖累原本的工作進度。

種種原因導致現在這種,當賺得多,從供應、廣告、到客服壓力漸長,仰賴別人(外部)的比重就愈大。

簡單說,「賺少餓死、賺多累死。」

調整短期方向

若只是要多接案,也就不用嘮嘮叨叨這麼多了。

其實我知道,自己動作沒那麼快,有時候投廣告、接案子也會採坑、遇到困難,至今許多「興趣」也還沒變現。

但我們是這樣開始的,覺得有趣就去投入心力時間,有收入一如繼往地作為公司收入,當初不接外案的根本原因,是不影響公司成長,但如果有收入、有價值,品牌的養分更充足,那為何不?

零售生意與服務案件不同,一個是銀貨兩訖、一個則是勞心勞力,用時間換取金錢。

的確,有時候與到難纏囉唆的業主很難處理,時間成本會瞬間被拉高,一直很慎選客戶服務。

當前我們有很會控制專案的業務(創辦人之一)、很願意做事(賺錢)的熱忱。我們有可能在方面做得更好嗎?能應付糟糕的業主嗎?能增加更多這方面的收入嗎?畢竟接案只要稍微加個班,多拿的錢都是淨收入呢?

能否在淡季降低品牌的營運支出,多投入其他領域(數位廣告、平面創意)或者其他的收入呢?不求零售生意維持高營收,但求保有利潤。

調整公司體質,業外(非零售)收入的控制權在我們手上,完完全全的創業團隊三人與業主之間的事情,應比起網路廣告環境好控制。

到了一個階段我也發現,自己不在拼命三郎的搞品牌,什麼都自己來,成效不見得好又費時間。品牌經營是個無底洞,根本可以無限上綱到各種工作,各種晚上的休閒都可以轉換成品牌工作,反正我們的受眾對象任何生活芝麻是都能聊嘛。

尤其是外部社群小編團隊開始介入後,我體驗到當老闆的爽感,我賺錢養團隊、品牌,堪稱完美呀!!

受到很多網紅的啟發,館長、波特王、反骨(哈真心不騙),我想說如果當個人品牌變成公司資產時,能幫助公司嗎?

販賣個人品牌

每個人的特質、面向的觀眾不同、題材也不同,同時個人品牌的變現速度很慢,卻有很多優點,不完全是娛樂導向的,能否把人當成產品在設計,賣課程、賣服務、賣我也不知道的特點呢?

發展個人品牌的像是「資產」、也是磨練經驗,不一定是馬上有收入。

找到一個合適的夥伴的任務太重要了,當前所有合作的三十多位KOL、供應商、社群、網路公司,創業過程中串連了好多人,大家不是同間公司卻有共同利益,我期望自己能花更多時間扮演供通橋樑。

我不再一直熬夜學新東西(偶爾還是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