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受 SHOPLINE 邀請的會後心得,並且把遇到的品牌與收穫給記錄下來:
複製我的作法有風險
我的方法是大量的開發,大量合作跟廣告費。但堆疊出來的業績,不見得現在可以複製。口碑鋪底雖然有必要,在流量高昂的現況下,大家要評估如何有效”回收業績”
時機跟做什麼
Timing 很重要,許多老闆都會覺得自己的商品好,或用假想的市場來強推自己的商品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是現在,以及為什麼是要由你來做?品牌的狀態或條件合適嗎?
確認商業目標跟邏輯
同上,所以不要亂跟風,比如說你已經是工廠了,小規模的 KOC 發文帶來的效果,可能不夠塞牙縫。優化商品組合跟毛利,可能比較適合你
市場上有許多像是YT業配、 SEO、廣投、AI 工具,在這之前都會先問「為什麼要做這個?迫切性在哪?」 以前我都是亂學、拼命學,好處是可以學到很多,但老闆的工作是賺錢。其實只要專注商業的邏輯,而不是東學一點西碰一點
也因此我發覺自己比較愛幫人做行銷XD
#品牌要會說故事
我的簡報分享都是經驗。
很符合我的個性跟團隊中的腳色,但其實老闆總該想得更深,要去打磨品牌、要會說故事。
品牌故事的情感堆疊,才是數位工具能被放大效益的關鍵,這點我在登龍的簡報中體悟很深
#網紅是當今顯學
知名網紅的經紀人 Joyce 提到網紅的廣告成本很低,至少不會被廣告綁架。
我相信還有許多未被看見的創作者,多花點時間去尋找真心的願意幫你宣傳的自媒體,一定會很有收穫的
註:May you fit 的 Joyce
#努力不懈 #莫忘初心
巧食創辦人 – 巧因,讓我印象很深刻,真的很厲害,寫了17年的文章,這種熱情令人佩服。不管是品牌還是創作者都是要長年耕耘 (五年都算短) 品牌之路不容易,大家一起堅持R
全民自媒體
時間有限沒說完的是,個人是蠻想紅的 XD
不管是用數位行銷專業、還是我的品牌,這時代要生存,就是要努力找到一絲絲能被看見的機會。
雖然我口才不好,言詞緊張,但若不是家中有幼兒,真希望跟大家再多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