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蝦皮經營:應該你要知道的電商開店術
蝦皮關鍵字廣告成效

廣告花費2500元,帶來成交金額近12000
發想關鍵字要有想像力

Photo by pine watt on Unsplash
首先給各位一個觀念是,產品名字不等於你要買這個關鍵字,想關鍵字需要有點想像力,蝦皮系統會預設給建議詞組,基本上很夠用。但我建議還是多想幾個跟產品有關特性的關鍵字。
例如你賣手工餅乾,關鍵字只設定「手工餅乾」這其實不夠完整,你應該依照「情境」、「材料」、「特色」去發想關鍵字,例如抹茶口味。韓系外套不是打設定「韓系」「外套」,而可能是保暖。
廣泛比對 v.s 精準比對
舉個例子:廣告設定是精準比對 “手工蛋捲”時,當你搜尋蛋捲時,則不會出現廣告給消費者。某種程度上的解讀是,這個消費者,他想要比較好品質的蛋捲,或者在找某個知名「手工品牌的蛋捲」,但他想不起來品牌名字⋯⋯諸如此類的狀況,定位高階的產品,可以買比較「高級」的關鍵字。
而買關鍵字是買個入場券,先曝光讓大家有機會看到你。而因為發想的關鍵字多,不可能所有的字詞都是使用廣泛比對,主要依照你的銷售狀況去做調整,透過一些觀念或技巧減少盡可能廣告支出。
圖片放好放滿
不要癡心妄想關鍵字是什麼神奇東西了?買了流量銷量就會增加,關鍵字只是幫助你買曝光,後續才是硬工程。
透過大量的關鍵字導入人流,先假設沒有惡意點擊這件事,點擊的人都是有被你的圖片或是產品名字吸引進來的,應該去思考的是,為什麼他們最後都沒有購買?
我覺得最重要基本工作便是把圖片放滿,蝦皮拍賣提供賣家放的商品圖片一共9張,你為什麼不給他放滿、甚至是放好呢?放滿是60分、放好就是80分了。
再來,第一張圖片最好是一張「情境式」圖片。
零食要有搭配下午茶、衣服要有實搭照片,那些燈光不足、奇怪的顏色字體覆蓋上去的,通通NG!
什麼?你說蝦皮的客人就是要買便宜貨,免運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你該留下來的是優質的客人,能讓你從小賣家變成大賣家的客人。
系統出價
設定上你並非要理會系統出價,出價不一定要是系統建議的最高價。
出價原則是參考商品的利潤,例如:300元的商品,利潤90元,廣告成本是可以達到90元的,因為消費者可能不只會買一個商品、或只購買一次,另外賣場積分若能長期累積,對以後賣場曝光將更很有幫助,消費者總是傾向買多評價的。
再換個角度思考,你是否曾經遇過搜尋狀況是,輸入一個關鍵字後,沒有點擊頭幾個商品,而是先全覽式掃過一片所有的商品?
如果商品首圖美觀或更吸人注目,排名沒那麼前面也有機會吸引到少數買家的目光、進而點擊商品頁面!
總結以上,大量的關鍵字詞組+吸引人的情境解說圖片、低於行情的出價,理論上是有機會節省廣告費用的。但千萬別忘了,最重要的一點,買賣的本質是不變的,這個商品本身是否有人買,品牌、價格、文案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淺在因素。
最新成績更新
其實維持的差不多,沒有特別成長,賣家變多,經營的難度也變高了,能維持就算不錯啦。
蝦皮三部曲
- Part 1:如何經營蝦皮入門:賣場經營技巧分享
- Part 2:蝦皮拍賣的關鍵字購買技巧
- Part 3:蝦皮小幫手:經營賣場實用工具心得分享
- 加碼閱讀:網路店家小聚心得
- 加碼閱讀:小老闆們必懂的會計概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