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台灣中小企業跟微型企業比較,用於代理商客戶開發研究

身為老闆要對台灣的商業環境有所了解,台灣的中小企業非常蓬勃。從企業規模來看簡直是熱帶雨林式的瘋狂。以下針對一些名詞定義來做些探討。

各地的標準不一

在美國,小微企業通常被稱為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也有人使用Small Business (SB)一詞。對於SMEs的規模大小,通常根據其員工人數或年銷售額來進行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1. 微型企業(Microenterprise):員工少於10人,年銷售額少於200萬美元。
  2. 小型企業(Small Business):員工少於500人,年銷售額少於7500萬美元。
  3. 中型企業(Medium-sized Enterprise):員工少於1000人,年銷售額少於2.5億美元。

但在台灣的標準,應該是不是這樣的,台灣 1-5人或是 10-25人的差異就非常大。因此我區分為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

根據不同產業,人數或銷售額可以做調整。但基本上 25人以下都應仍屬於微型企業。

因素中小企業微型企業
產業特性多樣化,市場規模較大,競爭程度較高,技術含量較高較為單一,市場規模較小,競爭程度較低,技術含量較低
員工人數1-99人1-9人
台灣預估企業數量約300萬家約240萬家
資金狀況資金較為充裕,可以進行更多投資和開發資金較為緊張,需要更加謹慎地考慮投資方向和風險控制
管理水平具有較為成熟的管理體系和專業人才需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市場佔有率擁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來提高自己的市場地位
技術創新擁有更多的技術資源和人才,可以更加積極地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需要通過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和技術,進行創新和提升

看見什麼機會

  1. 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創業者需要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及時發現市場需求和機會,並迅速針對市場進行調整和反應。
  2. 創新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創業者需要具備創新能力,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或者創造出新的市場定位,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3. 資源整合能力:因為資金、人力等資源的限制,創業者需要具備資源整合能力,善於整合現有資源,並通過與其他企業或機構的合作來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
  4. 積極的品牌建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品牌建設尤為重要,創業者需要積極地建設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和投資者。

我認為尤其是 (3) (4) 點特別重要,至少對我而言。

「創業難,守業更難」

很會抄短線、賺一波的利潤的老闆很多,這是當老闆的第一關。但是「守業」更是仰賴資源的整合能力。你很難連續的成功,不斷抓到市場上的需求或商機。務實的我會傾向賺到一波後,想辦法整合資源或利用財務槓桿去達成我想要的人生目標。

而不是一直汲汲營營追求更大的商業成果。賺錢有數,性命要顧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