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選品電商、蝦皮經營超強外掛:電霸SHP数据分析

網路零售挑戰更加競爭了,一款大家用了非常久的網路服務「電霸SHP分析」,居然到今天我才發現!

經過了數個月的研究,對於蝦皮經營與選品市場,終於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電商真的水真的很深,但也很有趣,一堆厲害的工具或服務,可以玩出花樣,如果研究電商只是看人家「在賣什麼」,我是覺得很可惜。因為同樣是都是賣「XXX」,不同賣法不同思維,就能變出不同結果。

man with hand on temple looking at laptop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com

介紹工具「電霸」之前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背景跟興趣是研究數據與網路工具,我相當重視數據,甚至更甚「品牌」。我常說「沒有數據,走不出去,只有數據,活不下去。」

很多觀念必須要混血思考,卻又不脫離框架(才不會迷路)

許多人在第一關就市場研究就卡關了,看得太少或只看不做都行不通。而市場研究必須做到「質」跟「量」並重,而本文會著重在「量」的分析,特別是銷量或平台流量的確認。

平時我就一直參考Shopify, Think with Google, Hubspot 許多大型品牌的資料,甚至在個人的 Evernote筆記中,有超過數十間的我覺得很讚的電商。我不會只用社群網站追蹤,因為我是研究者,而是不是粉絲,按了讚也不會出現在塗鴉牆的。每當我沒有想法的時候,多少會參考一下別人怎麼操作。

P.S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麼多軟體?因為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爬文G2這個網站

Evernote是我的第二大腦,畫面一角

產業龍頭像是Google 這類的趨勢報告,一年看個兩次差不多,因為都變化不大,但是通常都是很大很重要的更新。例如2020年開始短影音的興起,以及即將GA4的誕生。

選品相關服務

別人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人家有人工智慧,我們有工人智慧!

也就是這樣的習慣,所以我發現國外許多觀念跟操作,非常可怕。我們還在人工選品,許多操作手用工具或科學化的方式在賣東西,我們還在土炮方法測試。

電霸SHP類似服務平台介紹
電霸、Sell The Trend 、 Niche Scraper、Spocket (由左至右)

這類平台都是串接採購網1688, Aliexpress, 銷售平台蝦皮、拼多多、Amazon、Etsy、Shopify等

以國外比較有名的 SellTheTrend 為例:該網站預先串接資料或爬蟲把Shopify賣家網站或購物平台的銷量跟供應方資訊都揭露了,甚至連定價、訂單數量、毛利、廣告素材、物流方式都給揭露了。我一看就知道,歐美流行的Dropshipping銷售不可行,後進者很難切入。

SellTheTrend 網站畫面 Dropshipping
選品研究工具:Sell the Trend 畫面翻拍

電霸SHP:串接台灣蝦皮版

該平台串接 中國拼多多、東南亞Lazada, 東亞包含台灣的蝦皮購物Shopee資料,因此可以看到所有賣場的資訊與銷量。但是這個數字我認為有誤差的,但八九不離十,大家都是同一基準線。

反正我們要做的市場研究,而不是窺探別人賺多少。

電霸SHP功能介紹
電霸SHP首頁

平台功能可以以商品、搜尋關鍵字、賣場(店舖)、品牌做為分析方向,甚至有監控競品的功能。

用電霸查詢熱門商品與店家

電霸SHP功能介紹 查詢熱賣商品
男裝賣的比較好的品項

顯示某品牌衣服熱賣銷量與營業額,推測是以銷量x商品金額推估,有些店家的刻意操作手法是,把多品項的商品,不管高價、低價通通放到一個商品中,以次增加曝光與流量。

電霸SHP功能介紹 查詢店家銷量
店家訂單數量與營業額

用電霸查詢店家每日營業額

完 全 見 光 死 ….。

順手用電霸查詢 營業額最高的賣場

一個月營收上百萬的的賣場,還真的不少,當然啦,營收=/=淨利。

電霸挖大數據選品

就我所知這類工具已經出來很久了,許多人都知道且靠此實作,因此你的對手是用上百萬的庫存與跟大數據在經營賣場。選品電商早已是紅海到發紫的領域了。

銷售好賣的商品 還是 開發好的商品?你是品牌還是通路商?

不定期的思考你的商業策略是什麼?蝦皮一個「巨型通路」卻不是唯一,如果可以我還是會建議架設品牌電商官網,既有平台看似好操作、無本生意,背後更是重資本競爭,前輩商家的SKU數量跟評價,讓後進賣家就算有銷量卻也可能賺不到錢。

電霸好用嗎?

我是覺得還好,因為8萬台幣的授權費,對於小資創業來說不低。初期推薦操作蝦皮廣告或者使用 蝦皮小幫手 等官方工具。

電霸費用多少錢?

我是免費仔,電商好友分享子帳號給我查詢。我上百度爬問後發現,電霸SHP服務不是訂閱制,一次買斷費用是約2000多人民幣, 有許多人會共享帳號,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電商操作要靈活

生意人腦袋要活要快,電商生意更是。

一輪研究後,不管是賣貨思維品牌思維,重點還是在於整合,從策略到技巧,好的技巧可以不斷從市場中搶到小屑屑,而這些蠅頭小利,卻是形成策略的重要養分。

去年開始我研究 零售、代購、經銷商和代理商之間利弊分析,就不斷思考著怎麼打造更好更深的經營策略,如何在身兼零售採購、商品開發等多重角色,同時保有效率與成效。

總之,希望這篇工具介紹對你有幫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